沙发楼-文官
板凳楼-武官
类别 | 品级 | 官职 | 官职职能 |
实职 | 正一品 | 丞相 | 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,即百官之长,虽设而常缺。 |
虚衔 | 正一品 | 太师 | 并称“三公”,多为重臣加衔﹐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﹐并无实职。 |
太傅 | |||
太保 |
官署名 | 官署职能 | 品级 | 官职 | 官职职能 |
尚书省 | 中央最高政令机构,始于高齐,杨曌沿用。主执行政务,参议大政,谏诤得失,监察纠弹百官。庆安年间赐封还诏旨之权,常受命主管官吏选举。 | 正一品 | 尚书令 | 虽无丞相之名,却副丞相之实,夷则之变以来虚置(详见相关背景设定补充及本纪解惑-10) |
正二品 | 尚书左仆射 张玄 | 称端副,尚书省实际长官,兼宰辅之责,以左为尊 左仆射-钱汝追(钟砚庶出姐夫,二年六月致仕) 右仆射-张玄(二年七月初一,迁尚书左仆射) | ||
尚书右仆射 | ||||
正三品 | 左丞 | 掌辩六官之仪,分视六部庶务,纠正省内,劾御史举不当者 | ||
右丞 | ||||
正四品 | 左司 | 辅佐左、右丞 | ||
右司 | ||||
正五品 | 员外郎 谢粲(辅左司) | 设二员,辅佐左、右司 | ||
正六品 | 都事 | 不定员,承办职责内事 |
官署名 | 官署职能 | 品级 | 官职 | 官职职能 |
门下省 | 出纳帝命,相礼仪。 | 正三品 | 黄门监 钟砚 | 总掌省内事,佐天子而统大政 |
正四品 | 黄门左侍郎 | 副官,给事于宫门之内,是皇帝近侍之臣,可传达诏令 钟砚(三年十一月初一,擢黄门监) | ||
黄门右侍郎 乔越(乔怀真父) | 主受事传达诏令 | |||
正五品 | 给事中 虞修齐 | 设四员,掌侍左右,分判省事 | ||
从六品 | 城门郎 | 设四员,掌京城、皇城、官殿诸门开阖之节,奉管钥而出纳之 | ||
从七品 | 录事 | 不定员,负责录事 |
官署名 | 官署职能 | 品级 | 官职 | 官职职能 |
秘书省 | 建业元年新设,养才储望之所,负责修书、草诏,伴帝侍读。 | 正四品 | 秘书郎 | 代笔圣躬,起草诏书,有用印权 高逐(三年四月十八,授正四品国子监司业) |
从五品 | 秘书丞 钟婴 | 副官,监掌修书之事,领著作局 | ||
从六品 | 秘书少丞 | 设四员,侍秘书丞 | ||
符宝郎 | 设四员,掌天子八宝及国之符节,有事则请于内,既事则奉而藏之。原为门下省属官,后归秘书省,侍秘书郎 | |||
从七品 | 校书郎 | 不定员,掌雠校典籍,刊正文章 |
官署名 | 官署职能 | 品级 | 官职 | 官职职能 |
吏部 | 又称天官,掌管官吏任免、考课、升降、调动、封勋等。 | 正二品 | 尚书 冯寄 | 掌吏部诸事 |
正三品 | 侍郎 | 设一员,辅佐尚书 | ||
从三品 | 侍中 | 设一员,辅佐并协助侍郎 | ||
正四品 | 郎中 姚政 | 设二员,监察职,仅负责本部内监察 | ||
从四品 | 主事 董龄 辛泰阮 | 设二员,分管任免、考课、升降、调动、封勋等 | ||
正五品 | 员外郎 宋迟 方励 | 设四员,分侍二主事 | ||
从六品 | 司务 | 不定员,承办职责内事 | ||
户部 | 掌管全国土地、户籍、赋税、货币、官员俸禄、财政收支等,下辖司农寺。 | 正二品 | 尚书 方纶 | 掌户部诸事 荀璋(三年正月初八,谏死) |
正三品 | 侍郎 | 设一员,辅佐尚书 | ||
从三品 | 侍中 | 设一员,辅佐并协助侍郎 | ||
正四品 | 郎中 萧珏 | 设二员,监察职,仅负责本部内监察 | ||
从四品 | 主事 | 设二员,分管土地、户籍、赋税、货币、官员俸禄、财政收支等 萧珏(二年十二月二十五,擢正四品户部郎中) | ||
正五品 | 员外郎 顾修 | 设四员,分侍二主事 | ||
从六品 | 司务 寿仁 | 不定员,承办职责内事 | ||
礼部 | 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、学校、外事活动等。 | 正二品 | 尚书 裴珉 | 掌礼部诸事 任申归(三年九月初五,自缢) |
正三品 | 侍郎 | 设一员,辅佐尚书 | ||
从三品 | 侍中 | 设一员,辅佐并协助侍郎 | ||
正四品 | 郎中 | 设二员,监察职,仅负责本部内监察 | ||
从四品 | 主事 穆宏(穆献容父) | 设二员,分管典章制度、学校、外事活动等 杨瑁(二年九月十九,代父就藩) | ||
正五品 | 员外郎 吴伦辞 贺坤(贺茴父) | 设四员,分侍二主事 | ||
从六品 | 司务 柳椿 李志当 甄德磊 肖库保 顾辉 | 不定员,承办职责内事 | ||
兵部 | 掌管兵籍、军械、军令、驿站等,武官任免通常由兵部举荐,吏部复核,下辖军器监。 | 正二品 | 尚书 颜怀古 | 掌兵部诸事 贾勇(三年十月,因附叶逆革职入狱;十一月初一,问斩) |
正三品 | 侍郎 | 设一员,辅佐尚书 韩翊(三年九月初三,叶逆战中救驾而亡) | ||
从三品 | 侍中 | 设一员,辅佐并协助侍郎 | ||
正四品 | 郎中 杨琰 | 设二员,监察职,仅负责本部内监察 | ||
从四品 | 主事 | 设二员,分管兵籍、军械、军令、驿站等 杨琰(三年九月初四,擢正四品兵部郎中) | ||
正五品 | 员外郎 | 设四员,分侍二主事 | ||
从六品 | 司务 | 不定员,承办职责内事 | ||
刑部 | 掌管国家的法律、刑狱等。 | 正二品 | 尚书 | 掌刑部诸事 方纶(三年四月十八,平调户部尚书) |
正三品 | 侍郎 | 设一员,辅佐尚书 裴珉(新帝登基后任侍郎;元年十月初一,复侍郎;三年九月十五,升礼部尚书) | ||
从三品 | 侍中 | 设一员,辅佐并协助侍郎 | ||
正四品 | 郎中 颜谨 | 设二员,监察职,仅负责本部内监察 | ||
从四品 | 主事 | 设二员,分管法律、刑狱等 裴珉(元年五月初十,科举泄题,以渎职罪降刑部主事;十月初一,复侍郎) 颜谨(二年十二月二十五,擢正四品刑部郎中) | ||
正五品 | 员外郎 覃观 秦明 | 设四员,分侍二主事 | ||
从六品 | 司务 | 不定员,承办职责内事 | ||
工部 | 掌管各项工程、工匠、屯田、水利、交通等。 | 正二品 | 尚书 | 掌工部诸事 |
正三品 | 侍郎 | 设一员,辅佐尚书 | ||
从三品 | 侍中 王巍 | 设一员,辅佐并协助侍郎 | ||
正四品 | 郎中 | 设二员,监察职,仅负责本部内监察 | ||
从四品 | 主事 | 设二员,分管工程、工匠、屯田、水利、交通等 王巍(二年十二月二十五,擢从三品工部侍中) | ||
正五品 | 员外郎 | 设四员,分侍二主事 | ||
从六品 | 司务 舒乾 | 不定员,承办职责内事 |
官署名 | 官署职能 | 品级 | 官职 | 官职职能 |
国子监 | 官学,隶属礼部。建业二年十一月十二,由时任吏部尚书冯寄建言开设;十一月十五,帝允,着手督建;建业三年四月初六,落成;四月十七,定官阶。 | 正三品 | 祭酒 | 设一员,掌国子监诸事 颜怀古(三年十一月初一,左迁兵部尚书) |
正四品 | 司业 高逐 | 设一员,辅佐祭酒 | ||
正五品 | 监丞 | 设二员,辅佐并协助司业 | ||
正六品 | 主簿 | 不定员,承办职责内事 |
官署名 | 官署职能 | 品级 | 官职 | 官职职能 |
御史台 | 中央行政监察机关,负责纠察、弹劾百官,仅风闻奏事,无司法权,又称御史兰台、宪台、乌台。 | 正五品 | 御史大夫 姜暄 | 主官,掌御史台事 |
从五品 | 左御史中丞 封德仁 | 辅佐主官监察 | ||
右御史中丞 | 辅佐主官弹劾 秦明(三年四月十八,擢刑部员外郎) | |||
从六品 | 侍御史 歩洛 梅哲兰 | 设六员,掌纠举百僚及入阁承诏,知推、弹、杂事 | ||
从七品 | 主簿 | 掌印,受事发辰,核台务,主公廨及户奴婢、勋散官之职 | ||
从八品 | 监察御史 | 设十五员,掌分察百僚,巡按州县,狱讼、军戎、祭祀、营作、太府出纳皆莅焉 |
官署名 | 官署职能 | 品级 | 官职 | 官职职能 |
太史监 | 主撰史,兼管天文历法、祭祀等。 | 正六品 | 太史令 | 设二员,分掌撰史及天文历法、祭祀 掌撰史-陈寿(陈嫮宜父,二年四月辞官归乡,遇山匪遭难,殁) 掌天文历法-荀晏宁(虞修齐)(三年三月十五,擢门下省正五品给事中) |
正七品 | 通判监事 沈沣东 | 设四员,分侍二太史令 | ||
正八品 | 佥判监事 | 设四员,与通判共事 | ||
从八品 | 校事郎 | 不定员,掌刊正史事 |
官署名 | 官署职能 | 品级 | 官职 | 官职职能 |
京兆府 | 大曌定都长安,设京兆府通判长安事,主要负责管理长安民生、街道治安等。 | 从三品 | 京兆尹 郝维南 | 主官,掌京兆府事 |
从四品 | 少尹 荀棋 | 设二员,副职,辅佐京兆尹,各有分管 | ||
从五品 | 司录参军 | 简称司录,通署六曹义案,掌衙门庶务 | ||
从六品 | 功曹参军 | 简称功曹,郡中称司功参军(从七品),参谋军务 | ||
户曹参军 | 简称户曹,郡中称司户参军(从七品),掌户籍、赋税等事 | |||
法曹参军 | 简称法曹,郡中称司法参军(从七品),掌议法断刑,掌讼狱勘鞫 | |||
兵曹参军 周励人(周如一父) | 简称兵曹,郡中称司兵参军(从七品),掌军防、门禁、田猎、烽候、驿传等事 | |||
仓曹参军 | 简称仓曹,郡中称司仓参军(从七品),主管仓库 | |||
士曹参军 | 简称士曹,郡中称司士参军(从七品),掌河津及营造桥梁、廨宇等事 |
官署名 | 官署职能 | 品级 | 官职 | 官职职能 |
地方官 | 见新人导航地板楼大曌版图,有江州、荆州、豫州、雍州等地,本朝实行州-郡-县三级行政区划,其中县根据土地、经济等综合因素划分为上中下三等。 | 正四品 | 各州刺史 荆州-李偃(李照玉父) 豫州-唐风 | 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|
正五品 | 各郡太守 |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| ||
正六品 | 各州长史 豫州-慕X(慕妡父) | 各州刺史佐官 | ||
从六品 | 各郡录事参军 | 郡属官,职能同京兆府司录,掌公文书写和衙门庶务 | ||
正七品 | 各县县令 | 上县的行政长官 | ||
从七品 | 各县县令 | 中县的行政长官 | ||
正八品 | 各县县令 | 下县的行政长官 | ||
从八品 | 各县县丞 | 县令佐官 | ||
正九品 | 各县县尉 | 县令佐官,负责治安 |
官署名 | 官署职能 | 品级 | 官职 | 官职职能 |
内侍省 | 宦官机构,掌侍皇帝,管理宫室之事,辖掖庭、正奚官二局。 | 正三品 | 内侍监 高玄 | 设二员,掌内侍奉,宣制令,分管掖庭、正奚官二局 |
从四品 | 少监 | 设二员,皇帝近侍官 | ||
内侍 | 设四员,皇帝近侍官 | |||
从五品 | 内给事 | 设十员,掌承旨劳问,分判省事 | ||
正六品 | 内谒者监 | 设十员,掌仪法、宣奏、承敕令及外命妇名帐 | ||
从八品 | 内谒者 | 设十二员,掌诸亲命妇朝集班位,分涖诸门 | ||
长秋监 | 宦官机构,辅佐皇后管理后宫,辖宫闱、内奚官、内仆、内府、内坊四局。 | 从三品 | 长秋令 | 皇后近侍官首领 陈绰(元年五月获罪下狱,八月问斩) |
从四品 | 少监 李明 | 设二员,皇后近侍官 | ||
内侍 | 设四员,皇后近侍官 | |||
从五品 | 内给事 | 设十员,掌承旨劳问,分判省事 | ||
从六品 | 内寺伯 | 设六员,掌纠察宫内不法,岁傩则涖出入 | ||
从七品 | 寺人 | 设六员,掌皇后出入执御刀冗从 |
正一品 | 车骑大将军 | 掌控京城兵权;掌管一切军事要务。(决策) |
从一品 | 骠骑大将军 | 领兵最高统帅。(决策) 季风(散轶荣休) |
正二品 | 辅国大将军 | |
从二品 | 镇国大将军 | 京营最高将领。(决策) 镇国-叶献(三年八月,谋反;九月初三,死于乱箭阵中) |
镇军大将军 | ||
正三品 | 冠军大将军 吴固 | 领兵最高统帅(副职),主管纵骑军。(协助决策) 荀绍(二年四月殁) |
怀化大将军 | 领兵最高统帅(副职),主管禁卫军。(协助决策) | |
从三品 | 归德将军 周烨 | 专为镇压农民起义或讨伐逆叛而设置的军事长官。(决策) |
云麾将军 赵铮 | 授归朝少数民族政权首领,分隶诸卫。(决策并执行) | |
骁卫将军 蒋行舟 | 主管左右骁卫,隶属禁卫军。(决策并执行怀化大将军所予任务) | |
正四品 | 壮武将军 阮琅(阮东仙父) | 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。(协助镇国将军决策并执行) |
英武将军 | 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。(协助冠军将军决策并执行) 吴固(三年正月初八,擢正三品冠军大将军) | |
忠武将军 周致 | 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。(协助归德将军决策并执行) 翁湃(元年底殁) | |
武贲郎将 左骁卫-司马域 | 负责两骁卫日常军务,左右骁卫各设一名。(决策,并执行上级所予任务) 左骁卫-赵铮(三年九月初四,擢从三品云麾将军) | |
从四品 | 宣威将军 张嵬 | 领兵将领。(决策并执行壮武将军所予任务) 司马域(三年九月初四,擢正四品左骁卫武贲郎将) |
壮威将军 聂承锋(聂云华父) | 领兵将领。(决策并执行英武将军所予任务) | |
明威将军 | 领兵将领。(决策并执行忠武将军所予任务) 赵铮(二年十二月二十五,擢正四品左骁卫武贲郎将) | |
正五品 | 定远将军 孙楚成 | 领兵将领(副职)。(执行) 定远-司马域(元年五月十九,迁宣威将军) 宁远-周致(二年九月初九,晋正四品忠武将军) |
威远将军 季顺 | ||
宁远将军 | ||
武牙郎将 左骁卫-曹罡 | 协助两骁卫日常军务,左右骁卫各分设两名。(执行) 右骁卫-张嵬(三年九月初四,擢从四品宣威将军) | |
从五品 | 游骑将军 晏鸿山(晏仪光父) | 地方(州)府兵将领。(决策,并执行上级所予任务) |
游击将军 | ||
正六品 | 昭武校尉 温景(温如愿兄) | 诸宫侍卫长官。(决策,并执行诸宫主位所予任务) |
昭武副尉 | ||
从六品 | 振威校尉 襄阳府-茂渡 | 一州之军事长官。统兵三千不等。(决策,并执行游骑/击将军所予任务) |
振威副尉 | 一州之军事长官。统兵两千不等。(决策,并执行游骑/击将军所予任务) | |
正七品 | 致果校尉 | 一府之军事长官。有兵一千不等。(决策,并执行上级所予任务) |
致果副尉 雍州-刘华 | 一府之军事长官。有兵九百。(决策,并执行上级所予任务) | |
从七品 | 翊麾校尉 | 一府之军事长官。有兵八百。(决策,并执行上级所予任务) |
翊麾副尉 | 一团之军事长官。有兵七百。(决策,并执行上级所予任务) | |
正八品 | 宣节校尉 | 一团之军事长官。有兵六百。(决策,并执行上级所予任务) |
宣节副尉 | 一团之军事长官。有兵五百。(决策,并执行上级所予任务) | |
从八品 | 御侮校尉 | 一团之军事长官。有兵四百。(决策,并执行上级所予任务) |
御侮副尉 | 一团之军事长官。有兵三百。(决策,并执行上级所予任务) | |
正九品 | 仁勇校尉 | 一队之军事长官。有兵五十。(决策,并执行上级所予任务) |
仁勇副尉 太叔鸿 | 负责皇帝车驾并开路后保驾安全的安员。(决策并执行) | |
陪戎校尉 郭城 | 诸宫侍卫。(执行) | |
陪戎副尉 | 前哨兵。(执行) |
欢迎光临 窃明·古风演绎ol (http://www.fxmc.online/q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3 |